德福议平仄(3) 文字与声音
(3) 文字与声音
从声音发展到文字是一大进步。而用文字来规
范声音则更是一大飞跃。
罗蒙诺索夫曾吹嘘俄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;
但有讽刺意味的是,当时俄国上流社会流行的
却是法语。
刚解放时高校改学俄语,我们数千人的学校中
全校不足20学生坚持希望仍学英语,余其一也。*1
记得熊正伦教授非常高兴还有我等信徒相追随;
那时我同时还在跟随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学俄语,
并深为其三种词性六种变格而头痛不已。毕业
后分在当时苏联援建的 141项工程之一的工厂
工作,所有图纸文字全是俄文。又再参加俄语
训练班集训,但我总是讨厌俄语而喜欢英语。
八十年代因工作上的需要,曾多次到德国、奥
地利等国出差,发现德语更加难学。好在双方
合同规定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,乃不致影响交
流;我也免除了再学德语之苦。
纵观世界众多种类的语言,我深深感到:只有
我们伟大祖国的汉语最为美丽,最有魅力。汉
语文字每个字都有其字趣,这是任何其他国家
文字所没有也绝不可能有的。汉字的韵律、对
仗、字谜...特别是书法艺术;是独步天下绝
无仅有的文化瑰宝。
哦,伟大的中华。
现代汉语分四个声调,分别是:上平声、下平
声、上声和去声。
上平声发音高而平: 标识为“平”;
下平声发音高而上扬: 标识为“升”;
上声发音先降后升: 标识为“转”;
去声发音先高后低: 标识为“降”。
新华字典上分别用“-”“/”“ˇ”“\”等
符号来进行标注。这些都已经为广大人民群
众所熟悉。*2
需要指出,经过汉字改革,实行简化字以来,
有些字又曾经过几次正音;汉字本身也在经历
不断地发展和变化。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深
入开展,汉字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关外国语言
的影响;就像汉语也在影响其他外国语一样,
有些外语的词、字、甚至语法、语气、会闯入
到汉语中来。汉语会不断吸收外国语言的词汇;
从而不断产生变化。另一方面,随着网络的日
益普及,进而又出现了所谓的“网络文字”。
可以断言:汉语正在而且还会不断的发展,不
断的丰富。
哦,伟大的汉语。
(未完待续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注:*1. 解放初期,全国高等院校一边倒地学习俄语。但当时
俄语师资极其匮乏,乃抽调青年英语老师改行,到集
训班速成训练,回校热炒热卖;我顾虑教学质量问题,
就坚持继续学英语。
声部。
评论